投資價值凸顯,亙喜生物核心產品FasTCAR-T GC012F迎來連續利好
過去一年,“資本寒冬”可能是生物醫藥圈內被提及頻率最高的一個詞。一級市場企業陷入融資困境,上市后企業也是“跌跌不休”。一眼望去,今年大批國內Biotech市值都經歷了10%-80%的縮水,只有少數公司能抗住市場頹勢,保持成長,這其中納斯達克中概股亙喜生物(GRCL.US)竟然取得了100%+的年內增長,格外矚目。
投資界的眼光還是雪亮的。就在上周,智通財經2023年會上亙喜生物被授予了【最具投資價值中概股】一獎,實至名歸。另一方面,今年年中,Vivo Capital領銜的一眾醫藥圈知名機構通過私募配售的方式進一步“加碼”亙喜生物1.5億美元。由此,這家CGT明星企業不但得到了市場與業界的進一步看好,也讓資金儲備更加寬裕:根據財報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賬上現金為2.34億美元,將保障公司的研發與運營到2026年下半年。加上近期頻現利好,從目前看,亙喜生物仍然具備長期成長的投資空間。

ASH口頭報告:GC012F NDMM臨床數據驚艷
今年的ASH,亙喜生物以口頭報告更新了BCMA/CD19 FasTCAR-T療法GC012F治療高危多發性骨髓瘤新確診患者(NDMM)的一期IIT數據。

NDMM是亙喜生物基于GC012F的安全性優勢,在多發性骨髓瘤領域前瞻性布局的一條賽道。早在去年ASH年會,公司就首次公布了這項IIT 研究的臨床數據,安全性和療效都非常好;今年9月的IMS年會上,又做過數據更新,此次能繼續入選ASH 2023口頭報告,不難看出業界對于GC012F針對NDMM一線治療抱以厚望。
截至2023年10月1日,22例可評估患者中位隨訪時間18.8個月,療效方面:ORR依舊高達100%,sCR率也高達95.5%,MRD- 率同樣保持了100%,中位DOR和中位PFS數據尚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GC012F延續了一貫的卓越表現。僅27%(6/22)的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且均為低級別,包括1級(23%,5/22)和2級(5%,1/22)。未觀察到患者出現任何級別的ICANS或其他神經毒性。
此外,近期FDA非常關注CAR-T安全性問題:一來,目前其實無法斷定T淋巴細胞瘤是與CAR-T療法還是與既往多重療法積累的關聯性更密切。二來, GC012F在今年ASCO披露的RRMM臨床數據披露中,就強調過未出現第二原發腫瘤(SPM)事件,在此次NDMM臨床中,依然沒有看到任何有關SPM事件的報告。
拓展自免領域: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IND獲FDA批準
GC012F的優異安全性,為其拓展更廣的治療領域奠定了堅實基礎。就在兩周前,亙喜宣布GC012F治療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的1/2期臨床試驗申請獲得FDA批準。
不同于腫瘤的治療,自身免疫性病作為一種慢性的、不會迅速危及生命的疾病,監管機構設立“安全性門檻”一定更高。亙喜在今年5月宣布啟動GC012F治療rSLE的IIT研究,正式將雙靶點CAR-T療法拓展到自免領域。隨著越來越多細胞療法玩家加入到自免賽道的競逐中,上個月,首屆美國自身免疫性疾病細胞療法峰會正式召開,亙喜生物CBO在會上介紹了GC012F如何應用于rSLE適應癥的原理,同步披露了4例患者的早期轉化樣本結果:治療后B細胞表型恢復到初始表型,初步證明了該療法能有效實現免疫重置。
鑒于目前已有幾家公司開展了靶向CD19的CAR-T治療SLE的研究,公司披露的另一項ELISPOT試驗也在積極證明:與CD19單靶點CAR-T療法相比,GC012F的CD19/BCMA雙靶點設計,能更高效地清除產生自身抗體的B細胞和漿細胞。初步臨床數據預計到2024年可見。
優異的療效與安全性,意味著GC012F正在血液腫瘤和自免領域不斷解鎖更大的獲益潛力。
亙喜生物研發管線:FasTCAR-T系列為核心,多維創新空間
除了GC012F之外,亙喜生物的研發管線還有多款獨具特色的創新產品,包括針對實體瘤的Claudin18.2 CAR-T,以及CD19/CD7 CAR-T、BCMA/CD7 CAR-T兩款通用CAR-T療法。

核心的FasTCAR平臺:高Tscm比例保留,強化療效
傳統CAR-T在血液瘤方面已取得諸多突破,但療效仍有提升空間,安全性更需持續改善,工藝復雜和高成本則限制了其可及性。正是基于這些問題,亙喜生物建立了獨具特色的FasTCAR技術平臺,將傳統CAR-T的生產時間從幾周縮短到次日完成,更快惠及患者的同時,也能顯著降低人員及設備工時的成本,這對于后續降低定價,提升CAR-T可及性,意義重大。

更重要的是,FasTCAR保留了高比例的年輕態Tscm細胞,細胞干性的增強顯著改善了CAR-T的持久性,同時可以用更低的劑量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也是因為如此,提高療效的同時也顯著地改善了安全性。橫向比較了下,GC012F的劑量水平一般都是105級別,相較于其他的一些療法,普遍都是106級別的給藥劑量。
GC012F正是基于FasTCAR技術平臺開發的核心產品,同時通過BCMA/CD19雙靶點的結合,可以覆蓋更多患者,并減少了逃逸復發風險。目前,GC012F在各項臨床研究中已經治療了60例患者,適應癥涵蓋RRMM、NDMM、B-NHL以及rSLE。隨著后續其各適應癥管線的臨床數據不斷更新,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臨床證據將支持其差異化的療效與安全性優勢。
SMART CART:有望攻克實體瘤的創新技術
同樣在上個月,亙喜在SITC年會上首次公布了SMART CART管線產品GC506的臨床前數據:對于由TGF-β介導的凋亡和耗竭的抵抗能力顯著增強。在腫瘤細胞連續刺激模型中,即使面對TGF-β的抑制,SMART CART細胞相較于傳統CAR-T細胞,在體外和體內都實現了更強勁且持久的特異性腫瘤細胞殺傷。
實體瘤一直是CAR-T療法的難點,針對這一難題,亙喜生物開發的SMART CART增強型技術,作為“邏輯門開關”思路的一種方案,將抑制性分子信號轉化為T細胞激活信號,從而更好且更久地對抗腫瘤微環境的免疫抑制性。
亙喜生物深耕CAR-T賽道,在生物學和技術實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建立了獨特的技術平臺和差異化的研發管線,并不斷解鎖CAR-T療法的應用場景:從后線到前線布局,從血液瘤到實體瘤,從癌癥到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信未來亙喜生物將取得更多的臨床突破和出海里程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