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測試AEB:問界M5 80km/h通過 小鵬G6 30km/h撞車!何小鵬發聲
快科技11月8日消息,日前,懂車帝直播黑夜環境下,問界M5和小鵬G6的AEB對靜態假車識別測試。
視頻中,小鵬G6進行30km/h測試時,完全沒有反應,直接撞上了假車,駕駛員踩下剎車才剎停,作為對比,問界M5 EV從30km/h到80km/h全部一次性成功剎停。
而今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又發文分享了關于AEB的看法:
友商辛苦了,最近繼續看到更多小視頻以及各種個性化有想象力的測試AEB的內容,和大家分享下看法,可能有點技術門檻,我盡量平實表述。
隨著自動駕駛能力提高,主要針對動態物體的AEB功能,開始也有能力在靜態物體上發揮作用,逐漸實現大幅度技術提升。
靜態AEB(我自己內部叫法),舉個例子,如果需要的話,可以做到開車時前面有一棵樹或一根柱子,系統可以讓你撞不上去,你想撞都不行。
這會讓傳統駕駛發生改變,例如:
可能停車場停車再也不會剮蹭;可能再也難以在野外叢林中馳騁;可能再也看不到電影中的車輛追逐場景;
看起來結果有好有壞,部分壞處是因為系統讓車不能這樣,會嚴格限制對人類駕駛行為的邊界。
在中國和歐洲的五星安全測評中,對AEB環境有非常多的嚴格限制,主要是在低速動態和有一定光線環境。
小鵬以及不少車輛已經拿到或即將拿到雙五星安全測評,甚至部分場景評分是排在最前。
但是如果按照某些視頻中的測試方法,因為一定程度修訂和調整了部分場景評比策略,如果同樣拿來測試所有達到五星安全的車輛時候,我相信絕大部分結果是一樣的。
那么,為什么少數車型看上去更好呢,因為這是將智能輔助駕駛(司機在這個時候是被動)的能力,下放給人主動駕駛的狀態,實際這是所有高階自動輔助駕駛廠商的基本能力。
我認為小鵬在這個方面首先要先完成智能輔助駕駛的能力優化(也就是xngp時候),然后才根據數據表現,
穩定可靠的將部分能力帶入到以人為主的主動駕駛安全領域(這是我們內邊提出的人機共駕主動安全)。
誤觸發率要下降到幾十億分之一這個級別(這個對有激光雷達版本車相對容易點,但是對無激光雷達版本就不容易了)。
其次我一直認為在有人駕駛的主動安全策略方面,一定要對技術以人為本和經驗的積累保持敬畏,要非常慎重。
避免引發其他的安全或體驗問題,或者過度降低了人自駕時的駕駛邊界,導致貌似更安全,現實中卻失大于得。


【本文結束】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