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龍峰會采訪手記:中國、小米和蘋果

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硅谷
2023年的驍龍峰會,或許對高通而言,是過去十年最重要的一屆。這已經是我第五次參加高通驍龍峰會。每一次都有諸多相同的感受,也有不少差別的體驗。
為什么是夏威夷?
各大科技巨頭每年都會舉辦自己的技術峰會,但高通驍龍峰會卻是最特殊的。其他巨頭的峰會地址要么選在自己總部,要么選在拉斯維加斯或是紐約的會展中心,只有高通與眾不同地選擇了夏威夷這個度假勝地。
由于治安惡化物價飆升等諸多因素,各大巨頭的重大展會活動已經紛紛撤離了舊金山市區,給當地商業帶來了沉重打擊。只剩下SalesForce的還在留守,因為創始人Marc Benioff就在舊金山土生土長,實在不忍心拋棄家鄉。
我在閑聊時有問安蒙,為什么高通會選在夏威夷開峰會。這位CEO直接展現了霸道總裁的一面:因為我喜歡。他解釋說,沒有人拒絕來夏威夷的,所有人都喜歡這里。高通希望產品帶來獨特的用戶體驗,也希望自己的峰會與眾不同,只有高通會選在夏威夷開會。
高通似乎有著夏威夷情節,如同蘋果用加州地名來命名自己的操作系統,高通也用夏威夷的地名來命名自己的項目代碼。驍龍888的項目代碼就是Lahaina,那里曾經是夏威夷王國的首都,一個擁有諸多歷史文物的美麗旅游小鎮,直到兩個月前遭遇了山火焚燒殆盡。上百人不幸遇難,幾千人失去家園。
不幸中的萬幸,山火僅限于茂宜島西北側,沒有影響到峰會會場所在的島嶼西南側Wailea。山火發生之后,高通第一時間提供了技術和財務援助。此次峰會上,高通安排了很多本地社區的文化展示,顯然也是希望通過峰會給他們帶來一些回報和營收。
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前兩年因為疫情的緣故,中國廠商和媒體無法來到夏威夷,高通特意在三亞搞了一個分會場。為了配合中國時間,夏威夷主會場還特意將主題演講時間從上午推遲到了下午。雖然三亞會場有著齊聚中國OEM廠商的優勢,但今年高通還是決定讓中國廠商和媒體重新回到夏威夷主會場。
過去兩年我作為碩果僅存的中國媒體,參加了夏威夷技術峰會。今年看到熟悉的中國面孔再次回到茂宜島,頗有久別重逢的感受。很多人上次見面已經是2019年底的峰會或是2020年初的CES了。四年時間,似乎發生了很多變化,又似乎如同翻頁一樣,就這么過去了。
中國廠商和媒體回歸夏威夷峰會有多重要?安蒙連續用了兩個“非常重要”來形容。的確,中國是高通最重要的市場和生態組成部分。或許在美國科技巨頭中,沒有哪家公司像高通這么與中國高度關聯,密不可分。
高通的營收主要來自于芯片銷售和技術許可兩部分,六成左右的營收都來自于中國。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市場,也聚集了最多的OEM廠商。這些都是高通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安蒙在接受采訪中,提到中國合作伙伴包括了手機、筆記本和電動車三大領域。他還幾次提到,雖然峰會沒有提及,但中國電動車企幾乎都是高通智能座艙平臺的客戶,汽車也是高通增長最快的新業務
雖然無法否認宏觀經貿關系的復雜現狀,但安蒙卻強調要看積極的一面。這些年高通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廣度和深度都在增長。中美企業界的密切合作是推動經貿關系的重要力量,要用科技拉近世界的距離。不得不贊嘆,這個回答幾乎是無懈可擊。

小米永遠搶首發
此次峰會上,匯聚了國內諸多的一線廠商高管。而小米總裁盧偉冰、聯想CEO楊元慶和榮耀CEO趙明都登臺或以VCR方式表達了對高通新處理器的高度肯定并預告了他們的終端新品。盧偉冰和趙明分別占據了兩天主題演講的C位嘉賓位置。在兩人上臺的時候,臺下的中國媒體爆發出了最熱烈的回應,甚至可以聽到“牛B”的喝彩聲。
在高通的諸多中國合作伙伴中,小米無疑是最特別的一個。高通是小米的戰略投資者,現在依然互持股份,兩家公司保持著極為密切的合作研發關系。每一年高通發布新品之后,小米總是能搶到首發。這一次更是在高通峰會期間就直接發布新旗艦,創下了最快首發記錄。而安蒙在采訪中提到中國合作伙伴時,首先提到的廠商也是小米。
其實我原本想接著問安蒙,小米與高通的關系如此特殊,是否一種自帶的競爭優勢?其他廠商幾乎不太可能和小米搶奪首發位置。在被媒體問到這個問題時,榮耀CEO趙明表示,“搶首發沒有意義,做好產品才是關鍵。”雖然這話沒有問題,但也是略帶一絲酸意。
值得注意的是,高通原本的最大終端客戶三星,卻在此次峰會上沒有太多存在感。這也可以理解,畢竟三星也有自己的處理器業務,而且前不久剛剛發布了Exynos 2400。他們與高通既有合作也有競爭。相比之下,小米榮耀這些中國廠商與高通的利益高度一致。往年占據驍龍最大產能的三星,今年應該不會和小米爭奪了。
以往驍龍峰會是在11月底甚至12月初舉辦,終端廠商要在年底乃至來年年初發布新品,等到大批上市的時候已經是春季,正好和秋季的蘋果iPhone打了個時間差。而今年驍龍峰會提前到10月底,終端廠商未來幾周就開始發布新品,這顯然是為了趕上年底的銷售旺季,而不是看著蘋果主導每年的黃金銷售時節。

蘋果芯片不進則退
相比三星,蘋果則是高通驍龍峰會上從不出場卻又無所不在的角色。毫不夸張的說,蘋果和高通引領著iOS和Android兩大生態系統的性能與體驗升級,他們的處理器競爭也直接關系到兩大陣容的產品競爭力。
今年高通發布的第三代驍龍8處理器,在多核性能上超過了蘋果的A17 Pro。雖然蘋果A17 Pro是3納米(第三代驍龍8則是4納米),但性能提升卻相當有限,從而給了驍龍反超的機會。想起幾年之前蘋果A芯片遙遙領先一兩年的場景,只能感慨科技行業競爭不進則退。
當然,A芯片雖然一向性能跑分驚人,但并無法維持全功率輸出,面臨著發熱被迫降頻的老問題。幾年前A芯片優勢明顯的時候,我曾經問過高通高管,怎么看待蘋果A芯片性能總是領先。高通高管就很不服氣地表示,我們的芯片性能是要保持始終穩定輸出的,而不是短暫提供峰值性能。
今年iPhone 15 Pro系列上市之后再次出現了發熱嚴重的問題,這可能與蘋果為iPhone瘦身削減散熱材質有關。一方面是多核性能被驍龍反超,一方面還繼續承受發熱的老問題,這或許是蘋果今年的雙重尷尬。
眾所周知,蘋果自己做終端和芯片,因此可以根據終端需求完全定制研發芯片,在A系列和M系列芯片上“任性加料”。而高通和英特爾則需要為所有OEM廠商提供處理器,無法做到完全定制。這原本是蘋果相對高通和英特爾的一大先天優勢。
當我就這個問題詢問安蒙時,他首先否認高通與蘋果直接競爭,稱高通只是提供處理器賦能平臺,是高通的客戶在和蘋果競爭,蘋果也是高通的重要客戶,最近剛剛續簽了基帶芯片協議。
隨后安蒙又表示,他并不認為蘋果完全定制處理器就有優勢。高通和Meta、微軟等合作伙伴密切協作,幾乎相當于是內部研發,可以匯聚行業研發力量,當然比一家公司自己研發更強。或許在高通的刺激下,蘋果明年會猛踩一腳牙膏,推出更強大的A18Pro。
登頂筆記本性能巔峰
或許第三代驍龍8反超A17 Pro已經在外界預期之中,畢竟是蘋果自己提升有限,此前跑分數據也已經泄露,真正令人震驚的是,高通筆記本處理器驍龍X居然超越了蘋果M2 Max和英特爾酷睿i9這兩大性能標桿,差距最高甚至達到兩倍,成為了筆記本芯片的新霸主。此外,能效依然是驍龍X的最大優勢。
看得出來,安蒙對此非常得意,他用了一句俚語there’s a new sheriff in the town來形容這次驍龍X Elite的霸榜。或許意譯一下就是“現在我們說了算”。這也是他把驍龍筆記本芯片改名為驍龍X的重要原因,X就是極致性能的意思。
高通從2016年就開始做Windows筆記本處理器了,但一開始主打的是始終連接和超長續航兩大賣點,因為英特爾的基帶芯片太拉垮,Arm架構對x86擁有能效優勢。但性能不足和兼容性始終影響驍龍筆記本的兩大關鍵弱點。這一次驍龍X Elite反超了酷睿i9,也讓驍龍筆記本一舉甩掉了性能不行的帽子。
驍龍X為什么這么牛?2021年初,高通斥資14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僅僅創辦14個月的芯片設計公司Nuvia,很快吸引了行業關注。因為Nuvia是蘋果A系列芯片主設計師的創業項目。高通花14億美元,實際上是買了這家公司核心設計團隊。

外界當時就預計,高通會把Nuvia的CPU技術全面運用到自己的處理器中,提升自己的高性能計算能力。去年安蒙也曾經意味深長地表示,驍龍會在筆記本平臺拿出令人震驚的表現。當時或許很多人以為是一句營銷話語,但這次驍龍X Elite連續壓倒M2 Max和酷睿i9,也讓人看到高通在整合Nuvia設計團隊之后拿出的真正實力。
當然,各家公司的發布時間不同步,高通驍龍X也是打了個時間差。蘋果很快就會發布M3系列芯片,如果不出意外的話,M3系列旗艦也會在性能上反超驍龍X Elite。有激烈競爭才有真正的技術進步。
生成式AI落地終端
終端側AI是今年驍龍兩大平臺的核心賣點,AI無處不在也是高通主打的關鍵詞。除了常規的性能提升,第三代驍龍8和驍龍X Elite最大的突破就是實現了終端側運行100億-130億參數的生成式AI模型,AI處理速度達到競爭對手的4.5倍。
自從去年年底OpenAI發布ChatGPT之后,全球科技行業就進入了生成式AI的狂熱期,各大科技公司都在爭相推出自己的生成式AI產品,甚至可能因為發布不夠及時,就面臨外界關于競爭力不足的質疑。
高通提到,無處不在的AI必然是云端和終端AI的融合。這兩者之間存在什么差別?或許可以用趙明在大會第二天的主題演講來解釋,
“云端大模型是通用型服務、中心化模型服務,基于公共知識、通過海量數據(維權)、云側學習。它的參數更大、性能更強。但難以提供千人千面的個人化服務,也無法完成手機端的閉環場景任務。而終端側大模型是一對一的解決方案。端側大模型可以更好的訓練用戶個人數據,是個人化的智慧生命體。”
不可否認的是,手機和筆記本市場已經陷入需求下滑的困境,經濟形勢的不明朗,以及終端創新乏力讓消費者很難有升級的欲望。但安蒙相信,終端側AI的落地能夠提振陷入停滯的手機和筆記本市場,刺激消費者為了生成式AI而購買新終端,從而創造新的升級周期,同時也將推動Android與Windows兩大生態平臺的體驗融合。
生成式AI落地終端是否是刺激消費的萬能靈藥,或許未來幾年的銷量最有說服力。不過,整個世界都在迅速步入AI時代,卻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或許當我們完全處在高度AI的時代,再回頭看這2023年的驍龍峰會,會有一種敲門磚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