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創業寒冬 知識付費初創項目集體轉舵
內容創業寒冬 知識付費初創項目集體轉舵
■本報記者 馮櫻子 北京報道
7月底,投資社區“尺度”正式宣布獲得千萬級Pre-A輪融資。這距離華爾街見聞下線整改已有將近一個半月。
自去年以來,內容創業者的規范性問題,以及所面臨的資金寒冬,疊加持續沖擊著創業者與投資者的信心。多款以知識付費為主要盈利渠道的項目停更或選擇轉型。
“尺度”也同樣從新媒體升級而來。對于該項目此輪融資,有創業者為《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道,“尺度”的融資成功,并不是因為其內容創業,而是因為投資方看中了其借力內容創業,跳向科技與數據的突圍路徑——升級進入“投資社區”賽道,成為資本市場信息數據服務商。
“這實際上進一步加深了對內容創業者的沖擊,乃至對內容創業的證偽。”上述創業者表示。
內容風口:
規范性與流量退潮
2016年被認為是內容變現元年。由邏輯思維,喜馬拉雅引爆的知識付費成為互聯網行業的新風口,汗汗漫畫網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創業者和投資人涌入。公開數據顯示,僅2017年知識付費領域就完成了210筆融資,總融資規模達到近百億元。
然而,自2018年開始,知識付費的熱度逐漸下滑,多款以知識付費為主要盈利渠道的項目停更或選擇轉型。
分答更名成“在行一點”之后,在業界的聲音漸弱。喜馬拉雅上市腳步聲頻頻,卻依然還在等待。知乎去年底被爆裁員,今年則一度被質疑為中年危?。
羅振宇的“得到”攻勢衰減。今年5月,知識付費明星項目《李翔知識內參》宣布停更,“李翔知識內參團隊”正式解散。近期更因羅振宇曾看好黃太吉,暴風,樂視,錘子,ofo的演講被挖墳而陷入“信任危?”。
而2019年,隨著內容創業的規范性越來越嚴,由于內容把握不嚴謹,違規觸碰時政,低俗等內容,不少自媒體號被關或者封號。同時,華爾街見聞6月下架整改至今未恢復,去年8月被整改下架的“好奇心日報”,也從5月底突然宣布停更并全網下架,至今也未有恢復。
曾經的內容風口,如今遭遇全行業的“規范性”風險。同時,在流量紅利期過后,擺在創業者們面前更大的問題是,該如何破局以求更長遠發展。
“投資社區”的尺度探索
在尺度創始人黃利明看來,內容創業本身不管是商業成功還是跳出監管的風險系數都太大,只有科技與數據的賦能,才能完成內容創業的賽道升級。
事實上,不管是得到,還是知乎,乃至喜馬拉雅,都已經跳出簡單內容創業,他們遭遇的是成長的煩惱,卻基本跨過了科技和數據賦能的初級階段。很多自媒體創業者,乃至側重自我PGC內容原創的創業項目,所遭遇的發展升級瓶頸尤為明顯。
實際上,通過知識付費,尺度在前兩年一直有小幅盈利,但公司創始人一致認為財經領域項目依靠知識付費盈利有很大的局限性。
尺度創始人李德林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做生意選賽道很重要。知識付費的路就這么寬,項目未來想發展得更好,一定要拓展升級賽道,進行產品更新。升級后的尺度要服務的對象是1.4億中國投資者,未來還要進入港股,汗汗漫畫網美股市場。
也正是因為從新媒體到投資社區的升級,近日公司完成千萬級人民幣的Pre-A輪融資。本輪投資方深圳前海毅德,為港股上市公司毅德國際控股旗下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其看重的就是投資社區作為未來資本市場信息數據服務賽道。
對于此輪投資資金用途,黃利明也對《華夏時報》記者透露,將主要用于尺度APP在信息數據,技術升級,用戶運營,商務拓展等方面的投入,未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科技帶來智能化推送與大數據服務。
同時,在李德林看來,個人IP的自媒體風險非常大,包括大V個人因素導致的風險和規范性監管帶來的風險。這也是尺度轉型的重要原因之一。
“個人IP的自媒體風險非常大,我們公司內部在‘殺死網紅’。但未來會有更多用戶的身影,在平臺上分享內容。”同時,李德林說,網絡的萬物互聯屬性在微信公眾號上是無法體現的,但在APP上可以實現,發帖人和讀者可以不斷互動交流,在人與人之間形成很好的連接。
據尺度方面介紹,2019年1月5日尺度APP內測,1-5月內測期間達到10萬人,5月底內測后正式上線以來下載人次近百萬。
李德林對本報記者透露,公司非常重視現金流,在經過去年的小幅虧損,升級后的尺度預計今年會整體能達到收支平衡,甚至實現盈利。
同時,黃利明也表示,我們不希望短期有多大的盈利,如果有盈利空間我們就會做大投入進行擴張。攢足資本,在寒冬中擴張,才能在風口來臨的時候有一個好的回報。
內容跳板與賽道升級
2019年上半年,創投行業異常冷清。投中數據顯示,上半年VC/PE募投同比腰斬。由于募資難持續加劇,VC/PE機構可投資金缺乏蓄力,市場投資節奏放緩,投資人出手更加謹慎。
然而,對于“尺度”而言,此輪融資是幸運且高效的。具體而言,這輪主要由李德林牽頭完成,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尺度的融資過程并不復雜,只跟投資人談了一次就已基本確定投資意向。
作為本輪投資方前海毅德負責人,毅德國際(01396.HK)總裁王德文,其在管理上市公司前,有過券商的研究和投行經歷。從方向與專業維度出發,王德文表示非常看好注冊制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與投資者精準互動交流的需求,并由此衍生的大數據精準服務,看重的就是尺度“專注于資本市場領域的新型服務商”定位。
與此同時,前海毅德還通過獨立第三方的證券公司對尺度進行了專業且詳盡的盡職調查。“我們幾乎是按照IPO的規范準備的材料,報告做得像招股說明書一樣。” 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李德林提道。最終,盡調報告對創始團隊的戰略布局和執行力有很高的評價。
目前而言,尺度科技定位為中小投資者社區,APP中提供“筆記”,“排雷”,“問答”,“快訊”等內容服務。李德林表示,尺度有三大鐵率:不發私募基金炒股票,不接跟P2P沾邊的廣告,不推薦股票。尺度希望提升中小投資者的專業程度,降低認知門檻,但不會替他們做投資決策。“我們實際上做的是一個比較笨的生意。”李德林說。
因此,不同于其它社區全面擁抱會員經濟的趨勢,尺度則希望基于社區數據,通過智能算法,為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更好地搭建精準互動溝通的橋梁。李德林提出,未來平臺將重點向B端提供產品服務,向C端的收費將會不斷縮減甚至有一天會不再向C端收費。
此外,對于平臺內容,尺度定位于PGC+UGC,通俗且不失專業,能讓更多中小投資者融入進來。“我們不希望尺度成為投資者情緒宣泄的窗口,希望平臺內容更加通俗易懂又有價值。”李德林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