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如何處理數字遺產? 亟待突破法律短板
楊玉龍
近日,巧克力球過十關一名90后電競選手在綜藝節目中給自己立下遺囑,并將自己的支付寶,游戲賬號等虛擬財產寫入遺囑,引發關注。根據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9年6月,e75弱點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個人賬號,郵件信息等大量數據檔案在擁有者去世后何去何從?網絡時代如何處理個人的數字遺產?(11月19日《工人日報》)
據了解,早在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存數字遺產憲章》中就明確提出,安妮出裝數字遺產是人類特有的知識及表達方式,它包含文化,教育,科學,管理信息和技術,法律,醫學以及其他以數字形式存在的信息,或從現有的類似模式轉換成數字形式的信息。不必諱言,網絡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如果突然離世,微信,支付寶等數字遺產該如何處理。
從法律層面看,民法總則第127條規定,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這也就意味著,虛擬數字遺產同樣受法律保?。但是,誠如媒體報道,物權法,繼承法都只對有體物作了規定,數字遺產可能涉及的無體物的繼承無法從中找到依據。可見,數字遺產在法律保?方面缺乏更為細致的規定。
另一方面,值得警惕的是,由于缺乏明確的法律規定,目前數字遺產的處理方式基本以各家互聯網平臺運營商自定為主。這也為糾紛的發生埋下隱患。比如,許多網絡運營商和網絡平臺與用戶簽訂的協議里有“隱私保?”條款,甚至規定用戶賬號只有使用權,沒有擁有權,以此排除數字遺產繼承權。筆者認為,這是對用戶權益的侵犯。
目前來看,數字遺產該如何處理已經成為一個緊迫的問題,業界對于立法解決數字遺產問題的呼吁越來越多。尤其是,目前施行的繼承法是1985年實施的,面對網絡時代的新情況新問題,也就難以全面適應。誠如專家所言,法律必須要與時俱進,駛入互聯網時代的快車道。所以,變身神龍在異界形成一套系統,有效的數字遺產繼承制度,亟待法律作出細致完善的規定。
同時,圭頓財富平臺平臺須切實負起責任。比如,平臺方面要詳細規劃數字遺產繼承的規則,明確繼承人繼承數字遺產的流程。據報道,在征求廣大淘友和店主的意見之后,淘寶已經放開了“離婚過戶”和“過世繼承”,e75弱點在協議離婚,判決離婚,繼承這三種情況下,可以辦理淘寶店鋪的過戶手續。出于現實需要,也亟待相關平臺能夠積極作為,以滿足新形勢需要。
中華遺囑庫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90后立遺囑人數已達236人。90后遺囑訂立者的財產繼承主要以現金存款和虛擬財產為主,虛擬財產包括支付寶,虛擬貨幣,游戲賬號等,財產的繼承人絕大多數都是父母。由此可見,數字遺產問題亟待突破法律短板,以更好適應時代發展與民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