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創投王嘯談羅永浩做電子煙:有倫理風險為啥要做
摘要:
王嘯:羅永浩肯定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孫金龍最新消息創業者必須是能夠看清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剛開始接觸電子煙時,思考完一個問題,我就判斷電子煙肯定不能投。電子煙并沒有被證明是一種有效幫助人戒煙的產品。電子煙最根本的問題是大家以為它沒有危害,實際上或許危害比想象得大。這里面就存在對戒煙和吸煙誤導,存在倫理風險的事情為什么要做?我一直堅持投資一定要有社會價值,商業價值永遠是建立在社會價值之上的。
高若瀛
當流量被巨頭把持,流量價格變得異常昂貴之時,互聯網產業的另一個分身——產業互聯網正在下沉B端,與不同產業節點相融的過程中,陜西企劃行業交流平臺創造新的機會和產業可能。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手機普及率提升以及AI技術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的中國產業互聯網,就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期。當外部技術性力量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人口紅利的消失,經營成本,人力成本的提高,C端機會系統性地減少,都在倒逼企業尋找持續增長的良方。
在王嘯看來,中國每個傳統產業都蘊藏著巨大的機會,關鍵是看如何降本增效。從底層技術來講,以數據算法和機器自動化為核心的技術創新是唯一途徑。作為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的身上還有“百度七劍客”“技術型投資人”等標簽。
或是被行業特性所干擾,創投圈不乏張牙舞爪的投資人,但王嘯顯然不是這一款。投身創投圈九年,王嘯周身仍彌漫著技術主義者“生人勿近”的克制與距離感。
在風口逐漸轉向技術驅動創新的今天,大量機會正不斷涌現。王嘯每天要做的,就是從技術的底層出發,在數據和算法中尋找價值和簡單的必然。“野蠻生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企業必須精細化運營才能保持增長。”這也是王嘯眼中,產業互聯網生根中國并迅速生長的源動力。
|對話|
中國產業互聯網的巨大潛力
經濟觀察報:目前中國企業服務處在怎樣的發展水平?
王嘯:目前來看,中國的企業服務還沒有形成頭部公司,整個生態也沒有完全形成。但像阿里云,釘釘,企業微信等企業級的服務公司,正逐漸形成一定價值。
產業互聯網要從橫向和縱向兩個角度看。按照行業鏈條垂直看的是給企業提供服務,交社保,發工資,幫助獲客,提供客服,做營銷,提供云計算都涵蓋在內。縱向如沿著某一個垂直行業做全產業鏈的服務。前者我們投資了探跡,青云QingCloud,51社保,一流科技,安心記加班等公司,后者則投資了車集,美餐,車滿滿等公司,在汽車,物流,餐飲,工業制造等領域,利用其數據能力做上下游連接和賦能的部分。
車集是一個聚焦下沉市場的汽車新零售平臺,專為鄉村汽貿店解決獲客,車源和運營痛點,提供車源,金融產品及品牌營銷服務,此外還包括提供一整套SaaS管理系統,給汽車產業在四五線城市的零售提供賦能服務。本質上看,這背后也是產業互聯網的概念。
經濟觀察報:為什么傳統產業的升級是靠互聯網企業或技術性人才推動?
王嘯:本質上看是學習曲線的問題。?聯網的人學習傳統產業的學習曲線相對短。傳統產業的中高管年齡相對較長,學習互聯網技術和產品思維比較難。局面就變成互聯網人可以到處創業,形成各種戰斗力,但傳統產業想轉型的難度更大。目前,傳統企業或許會有機會,接班的第二代企業家們更容易反向做傳統產業的升級,背后支撐他們的是人脈,經驗和思維模式。
經濟觀察報:從投資人角度看,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難在何處?
王嘯:根本原因在于小企業普遍資金緊張。這個因素在中國企業服務發展早期表現得很明顯:手機和PC普及率不夠,企業決策者基本不用電腦,手機也是傳統功能機,企業不愿意為軟件付費,以前企業上線一套服務軟件,開發和維護成本都極高,少則幾十萬,一般都達上百萬元。
現在這兩個問題都基本解決了,PC和手機已經普及,企業上云成本很低。
掣肘產業互聯網發展一個深層次原因,與中國企業兩頭大中間小的規模結構相關。中國超大型國有企業很多,產業流程長且復雜,同時中小企業又特別多,資金體量不夠大,而中間所謂小而強的企業比較少。?于這樣的市場狀況,與互聯網明顯的頭部效應不同,在企業服務領域,可能會有兩三家頭部企業,不會形成完全頭部集中的局面。
經濟觀察報:如何解決企業核心競爭力數據分享的問題?
王嘯:本質上看,這是一個服務的有效性問題以及每個玩家的議價權問題,導致各個產業的途徑有所差別。數字化升級給企業帶來的好處和拿出數據的風險哪個更大?如果企業很強勢,議價權很大,ToB類企業很難與之對話。
企業都有自己的數據,一般希望私有化部署。小型公司或許沒有私有化部署的需求,更容易SaaS化和大數據化。所以產業玩家相對分散,品牌比較離散的行業,更容易優先實現產業互聯網化。諸如一些鋼鐵企業巨頭就很難實現產業互聯網化,產業鏈太長也過于復雜。
我們投資了一家給陶瓷企業提供供應鏈優化的信傳信息,其以技術切入,提升行業的生產效率,優化供應鏈成本,優化天然粘土和天然礦物質的配比,陜西企劃行業交流平臺使得生產出來的陶瓷不僅質量提升而且成本降低。除此之外,玻璃,服裝等產業都是產業互聯網容易嵌入的產業。
經濟觀察報:未來機會在哪里?
王嘯:中國產業互聯網可以說是全球領先的,其中包括5G技術,傳感器的使用,物聯網的建設,工業智能制造化機器人(14.030, -0.12, -0.85%)的發展等。產業形態比較豐富,不斷催生新的機會,特別是基于產業互聯網和5G技術的芯片產業鏈是有可能出巨頭公司的。
技術與創業者
經濟觀察報:對于技術創業者有哪些發展路徑的建議?
王嘯:技術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技術解決什么問題,二是技術的成熟度能否解決這個問題。以電池為例,技術經歷多年演化才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可以被穩定的應用在新能源汽車上。一般來講,技術有三種變現方式。首先,我能做的其他企業做不了,技術的領先性和難度是壁壘之一,品牌,故園懷舊論壇市場份額,神雕游俠傳資金等漸進成為優勢。第二,技術形成規模效應。比如頭條的推薦技術,快速將客戶積累起來形成很好的效率。第三,技術先導形成生態,圍繞這個技術,天霽網吸引一群開發者開發新產品形成生態。比如云計算等技術都形成了開發者生態。
經濟觀察報:九年前投資的36氪已實現海外上市,從業務角度看,當初是如何考慮的?
王嘯:36氪創始人劉成城和我是北郵校友,他其實沒有媒體人的特質,更多給人一種偏向科技的極客感覺。36氪本質上不是傳統媒體,我希望的效果是用不太一樣的思路和打法做媒體的事。
創業和投資圈其實也是一個產業。從方法論和管理上看,創投產業其實沒有所謂的系統性和投資研究。從這個角度看,行業整體需要升級,36氪其實就是在做這件事,幫助創投行業能力升級。當然后來隨著36氪的發展,他們已經不局限于創投產業,而是更廣泛的針對新經濟的參與者提供信息,資金,人才和商業機會的服務。在一定意義上,他們也是一家ToB的企業服務公司。
經濟觀察報:羅永浩曾說“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如今錘子手機卻倒下了,如何識別一個好的創業者?
王嘯:羅永浩肯定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創業者必須是能夠看清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在我看來,首先這個創業者要有愿景或使命,埃隆馬斯克就想把人送到火星上,做清潔能源的創業者考慮的是為全人類造福。第二要有野心,他要想著做大天花板,想摸到最高的那一塊。第三要會分享,不管誰掙得多誰掙得少,都要有分享精神。第四要有學習精神,很多東西都是新生事物,并沒有成功路經可循。
最后一點是要有判斷力。一個簡單例子,剛開始接觸電子煙時,思考完一個問題,我就判斷電子煙肯定不能投。電子煙并沒有被證明是一種有效幫助人戒煙的產品。電子煙最根本的問題是大家以為它沒有危害,實際上或許危害比想象得大。這里面就存在對戒煙和吸煙誤導,存在倫理風險的事情為什么要做?我一直堅持投資一定要有社會價值,商業價值永遠是建立在社會價值之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