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沈鵬:5G時代 相信人人隨手公益的規模會更大

10月21日下午消息,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于10月20日-22日在浙江烏鎮召開,本次大會以“智能互聯 開放合作——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水滴公司創始人兼CEO沈鵬出席“互聯網公益慈善論壇”,論述了關于互聯網公益的思考。
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沈鵬提到,水滴的商業性業務是做互聯網健康險,讓它可以自負盈虧可持續發展,同時公司自我定位是一個社會企業。在2016年公司剛成立的第三個月左右,水滴啟動了水滴籌,去年又啟動水滴公益業務,“這兩個業務都是為事后救助努力”。
沈鵬提到,水滴還在踐行一件事,“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實現人人隨手公益,我們覺得這個世界的改變不是一個人捐了太多,而是每個人參與了一點點,這也是芝麻的力量,這也是比特的力量。這個世界的改變,每個人參與了一點點才會真正產生質變。
他認為,在將來5G到來之后,三四五線城市的互聯網使用頻率,成本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相信人人隨手公益會變得規模更大。
以下為沈鵬發言實錄(來源央廣網):
我們公司是致力于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普惠保障的社會企業,我們是2016年成立的,公司成立第一天的時候,我們并沒有把公司的業務,品牌想那么清楚,而是花了一整天的時間討論公司的使命。
在互聯網時代如何實現我們社會價值。最后我們提煉了一句話,用互聯網科技助推廣大人民群眾有保可醫,第二型馬爾科這就成了我們公司的使命。
我們商業性業務是做互聯網健康險,讓我們可以自負盈虧可持續發展的。在中國給三四五線的廣大人民群眾賣普惠的健康險就是很有意義的事,這是我們一直努力在做的事情。
同時我們公司自我定位是一個社會企業,第二型馬爾科在賣保險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問題,很多人健康的時候不想買保險,但得了病的時候才想買。你發現能提供給他的保險就很窄,有更多人都因病致貧了,病都快沒救了,這時候再來求助。
于是我們在2016年公司剛成立的第三個月左右啟動了我們的一個業務叫水滴籌,是現在國內個人大病求救平臺。
去年我們又啟動了一個業務,也是積極努力爭取到的,剛剛李波老師還有戚學森老師提到的20家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臺之一,就是我們的水滴公益業務,這兩個業務都是為事后救助努力。
過去我們幫助了三百萬個因病致貧的家庭籌集到了救命錢,我們也在踐行一件事,我們希望能在中國實現人人隨手公益,我們覺得這個世界的改變不是一個人捐了太多,而是每個人參與了一點點,這也是芝麻的力量,這也是比特的力量。
這個世界的改變,每個人參與了一點點才會真正產生質變。
在將來5G到來之后,三四五線城市擁護的互聯網使用頻率,成本都會得到很大的改善,我相信人人隨手公益會變得規模更大。
我們作為踐行者,我們也沒有提相關的政策建議,我們也沒有這個水平。我們就好好的踐行作為互聯網公益的領先者,做我們該做的事情。
我們在去年聯合另外幾家互聯網公益平臺,我們成立了一個自律組織,在個人大病求助上,我們推出了一些倡導推出了《自律公約》,我們希望更多的個人求救平臺能加入我們,能夠按《自律公約》的規則來約束自己,這樣才能讓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心變得更寶貴更可持續,我們也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在做相關踐行的事情,以身作則才是我們更應該要實施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