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董事局主席張勇:阿里數字經濟體中國用戶達9.6億
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9月24日下午消息,今日下午,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2019年度阿里巴巴全球投資者大會上宣布:目前,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中國用戶達9.6億,服務了70%的中國人口。這其中包括了阿里巴巴集團7.3億的中國年度活躍消費者,支付寶超過9億的中國年度活躍用戶,折射出中國巨大的內需潛力。
張勇表示,草字頭加內阿里數字經濟體用戶的強勁增長,人,貨,場的持續創新,多平臺之間的有力協同,正在為消費者創造更大價值。
“我們從來不把任何業務作為單一業務,每個業務都是我們服務消費者的新場景延伸,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整體。”張勇說。
今年這張大圖上不僅多了阿里剛剛收購的考拉,高德也首次被列為阿里巴巴數字經濟體的基礎設施之一,“數字經濟和5G時代,基于人地關系和地理信息的創新,對未來阿里巴巴的發展非常重要。”張勇說。
面對這張不斷延展的大圖,張勇也認為,阿里巴巴高速發展的優勢和關鍵,正受到“面向消費者”和“面向企業”兩個“飛輪”的驅動,所有的業務都可以歸入其中。
“在7.3億的人群當中,只有25%的人在使用口碑和餓了么,只有12%是優酷付費會員,這意味著阿里巴巴經濟體內的化學反應就能帶來巨大增長,它們面對的都是同一群人。”張勇說。
張勇同時分享了一個有意思的商業現象。“很多年前,我們說的生活在阿里巴巴正在成為現實。”今天阿里數字經濟體最高頻使用的5個應用當中,用戶用的應用越多,停留時間越長,如果5個應用都使用,一個月就有27天“生活”在阿里數字經濟體。“我想,我們很快就能實現一個月有30天生活在阿里巴巴。”張勇說。
今年1月,張勇對外正式提出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不僅對于零售業,更有機會作為幫助更廣泛行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行動綱領。“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誕生,最早是為了解決阿里巴巴發展中的需求,很快我們就發現客戶也有同樣的痛點。數字化是大家共同的命題。”張勇說。
在張勇看來,不斷創造的新的商業場景,和云智能結合產生的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最終能夠幫助企業在營銷,渠道管理,生產制造,商品設計,品牌建設,客戶服務,資金需求,物流服務,組織運營,IT基礎設施等方面,實現全方位的數字化運營。
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張勇再次提到了阿里巴巴未來發展三大戰略:全球化,內需和大數據云計算。“我們從未停止創新,我們相信,整個經濟體的核心就是創新。”張勇在演講結尾再次提到此前接受采訪時的觀點,“如果我們不殺死自己,就會被別人殺死。”
張勇也同時分享了阿里巴巴的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草字頭加內“未來五年,阿里巴巴將至少實現超過10萬億人民幣以上的消費規模,服務至少10億消費者。只有達到這個階段性目標,阿里巴巴才能真正走向未來的長期目標——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