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消費金融趙國慶:科技正在走向前臺成為盈利業務
馬上消費金融趙國慶:科技正在走向前臺成為盈利業務
劉穎,張榮旺
201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到要促進形成強大的國內消費市場,所以促進消費增長將成為未來幾年中國宏觀經濟的重要政策目標。
馬上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馬上金融)創始人兼CEO趙國慶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消費金融行業正在邁入與科技加速融合,科技與金融場景緊密結合,積極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一直以來,傳統金融機構認為科技是支撐部門,后臺部門,職能部門。但是從創業經歷來看,科技已經走向了前臺,可以成為盈利業務,可以對外開放輸出。
科技賦能
《中國經營報》:在金融科技驅動下,消費金融發展迎來風口,你認為行業的機會點和可能遇到的問題有哪些?
趙國慶:內需消費增長,政策積極支持,巨大增長空間,行業回歸有序,金融市場加快開放等,都為消費金融行業帶來發展機遇。
近年,中國迎來了新一輪消費轉型升級的浪潮,消費成為引領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引擎,消費金融則成為刺激消費,拉動內需,去庫存,去產能,有效支持供給側改革,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央也出臺政策支持積極發展消費金融,以促進對消費和經濟的拉動作用,促進消費成為今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過去幾年消費金融保持了高速的增長,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繼續保持強勁的需求,我們能不能不分手吉他譜未來仍有很大增長空間,此外,行業監管趨嚴,消費金融市場整體逐漸回歸有序,整個社會征信體系更加完善。這些內外部因素都為消費金融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消費金融行業正在邁入與科技加速融合,科技與金融場景緊密結合,積極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這些技術會跟消費金融業務深度協同,進而會重塑金融服務的成本和效益的均衡,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 從后臺向前臺的轉變,也是金融科技底層的一個典型特征,一直以來,傳統金融機構認為科技是支撐部門,后臺部門,職能部門。但是從我們的創業經歷來看,科技已經走向了前臺,可以成為盈利業務,可以對外開放輸出。
《中國經營報》:持牌消費金融機構有哪些競爭優勢?
趙國慶:首先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是經中國銀保監會批準設立,準入門檻較高,監管嚴格,具有合規優勢,其次具有資金優勢,持牌消金公司有多種融資渠道,包括自有資金,銀行信貸,同業拆借,金融債,ABS等,資金成本較低,此外能夠直連央行征信系統,具有風控優勢。
《中國經營報》:大數據風控在消費金融體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目前貴公司乃至整個行業風控的痛點有哪些?
趙國慶:風控是消費金融業務的核心,以線上化發展為主的消費金融,大數據風控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消費金融線上化審批,小額分散,客群下沉和信用記錄缺失等特點,為信用風險,欺詐風險的識別增加了難度,也使風控成本大大增加。這就需要消費金融公司努力提升風控技術水平,科技成為消費金融公司提升風控能力的重要手段。
錯位競爭 構建自主獲客能力
《中國經營報》:怎么看待創新消費金融平臺與傳統金融機構的關系,是同位競爭對手,還是具有錯位競爭空間?
趙國慶: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備受看好,同時整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大環境越來越開放,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加入,形成了開放競爭的良好格局,有利于消費金融行業更好發展,能夠為行業發展帶來更多動力,增添新的活力,我們能不能不分手吉他譜促進行業良性競爭和可持續發展,從而推動更好地反哺實體經濟,發展普惠金融。
消費金融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在客群上是互補的,大家合作共贏,錯位競爭。消費金融公司主要服務于傳統金融服務難以覆蓋的普惠群體,客群更加下沉,更加小額分散。比如馬上金融的平均客單價只有2700元,并通過科技賦能,將服務邊界拓寬至三四線城市和縣鎮,農村地區,覆蓋信用記錄缺失,傳統金融服務盲區的農村消費群體。
《中國經營報》:隨著金融科技的持續發展,無論是客戶群還是產品端,邊界都會越來越模糊。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如何做好差異化競爭?
趙國慶:以馬上金融為例,經過四年努力,我們建立了一套數字化風險定量能力和基于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的高效運營能力,基本實現風險定量化,產品個性化,服務智能化和自動化。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在用戶體驗,運營效率以及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方面,建立核心的競爭優勢。
《中國經營報》:消費金融公司面臨的獲客痛點是什么?未來將如何突破瓶頸?
趙國慶: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最關鍵一環就是獲客。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獲客成本高成為消費金融面臨的挑戰。自主獲客能力是消費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自主獲客有利于消費金融公司尋找真正有需求的目標用戶群,繪制精準的用戶畫像,做到精準,批量獲客,能有效挖掘真實需求,從用戶的真實需求出發,提供符合用戶需求的產品服務。同時,從用戶真實需求出發的獲客,可以降低欺詐率,提升用戶還款意愿,壞賬率也會逐漸降低,有助于提高風控水平。
消費金融公司自主獲客的能力有強有弱,主要取決于對場景嫁接的速度,效率,質量,以及用戶體驗,風控水平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
馬上金融在獲客方面已經實現了百分百的自主獲客,線上獲客占比90%。自主獲客就是要主動將業務與場景進行深度結合,滿足用戶的真實需求,完成價值轉化。
《中國經營報》:消費金融公司如何推動消費金融與消費場景融合?
趙國慶:消費金融業務發展必須與消費場景結合。
場景經營的本質是隨著生產者和消費者進行對接,在交易過程中產生很多金融服務,如何把產品和服務嵌入到整個消費者和生產者直接對接的平臺,這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趨勢。
馬上金融希望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在這一過程中,如何用科技的力量實現各種各樣的消費場景快速適配,如何獲客,風控,做全生命周期的價值管理,改變傳統運營模式的效率及提升用戶的體驗,這是關乎用戶體驗和高效運營的重要元素。?于此,我認為構建消費金融的五大關鍵科技能力是服務大眾的普惠金融能力,開放平臺能力,高效價值傳遞能力,數據驅動能力,消費場景適配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