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DeeCamp發言:AI賦能傳統行業將開花結果
8月16日下午消息,2019 DeeCamp人工智能訓練營成果展示暨結營典禮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舉辦,創新工場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開復在發言中提到,今天的人工智能來到一個最好的時期,即將開花結果。
李開復總結了人工智能發展的幾個階段。在七八年前,人工智能在萌芽階段,當時的人工智能公司都是黑科技型的公司。只有AI技術,然后試著去賣這些技術。在第二個階段,只做人工智能技術已經不夠,還要把相關技術做成行業解決方案和產品。這個階段,是人工智能B2B的階段。而現在,進入到人工智能賦能傳統行業的階段。
在李開復看來,傳統行業非常重要。據普華永道預測,人工智能將在2030年前給世界帶來100萬人民幣的GDP的競爭,李開復表示,其中絕大多數都會來自傳統企業用AI賦能。通過這種賦能,中國網+文化+都市如果能給傳統企業帶來百分之五,百分之十的利潤增加或成本節省,那么對整個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會是巨大的。而當AI向傳統行業賦能,表示它要進入一個開花結果的時期,也是最好的一個時期。
就DeeCamp來說,其初衷,是希望通過聯合產業,學界力量,打造應用型AI人才培養平臺,提升高校AI人才在行業應用研發中的理論與技能水平,豐富AI人才的實踐案例經驗,同時推進AI技術的商業化探索以及產學研的深度結合。李開復曾表示, “AI賦能行業”的應用模式在未來將迎來高速成長。但目前中國“AI賦能行業”的研發與應用場景面臨嚴峻的人才瓶頸,大批從校園和研究機構走出來的AI研發者急需在行業實際場景中歷練,升級。
在今天的發言中,李開復向臺下學生提到,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怎樣真的把AI帶到真實世界,產生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他相信,這會是學生們在DeeCamp訓練營培訓中所得到的最有價值,且受益終身的地方。
DeeCamp人工智能訓練營由創新工場于2017年發起,采用學術+產業“雙導師”制度,引入學術界和產業界人士組成導師團隊。今年的DeeCamp人工智能訓練營更加偏重學員的實踐能力培養,引入12位學術導師和21位產業導師。招生數達到600人。
據規劃,參加訓練營的同學進行為期5周的理論和實戰閉門培訓,學術與產業課程設計圍繞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人與自動化,自動駕駛等5個熱門AI研究方向展開。(李楠)





